从供应来看,去年7 月能繁开始拐头向下,按生猪生育周期推算,5 月开始国内商品猪出栏环比减少,而从样本企业仔猪出生数据来看,去年10 月仔猪出生量开始环比减少,意味着4 月开始商品猪出栏环比减少,多角度数据指向4、5 月可能是供应改善的关键时间节点。从需求来看,4 月大部分时间国内各地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消费受到明显压制,而目前全国新增确诊及无症状病例出现拐头,预计在5 月国内疫情防控格局将出现较大改善,对消费的抑制将减少。因此国内生猪供需形势总体趋势于改善,后期生猪现货价格总体震荡向上的格局基本确立。不过考虑到今年5-12 月商品猪出栏对应于2021 年7 月-2022 年2 月的能繁母猪存栏,而此段时间国内能繁母猪虽然在减少,但整体水平在4200 万头以上,处于略过剩的水平,意味着年内猪价仍难以达到给出较高的养殖利润的地步,因此,虽然后期猪价有向上的预期,但其高度不宜过于乐观。从价格运行的节奏来看,此前市场对下半年猪价好转有较强的预期,而4 月猪价好转将在很大程度上强化这种预期,从而刺激行业压栏惜售及二次育肥,进而加大短期供需错配的力度,叠加季节性规律,预计4 月猪价的上涨将持续1-2 个月,但上涨斜率有所减缓,并将现货带到到成本线上,而到6 月随着天气变热需关注届时是否会有二次育肥集中出栏的阶段性冲击。综合而言,LH2207、LH2209 现货阶段以震荡偏强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