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清瘟败毒散的有什么作用?兽用清瘟败毒散能治疗哪些畜禽疫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7  浏览次数:297
核心提示: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绿色,环保,无药物残留是养殖业稳健发展前景。因而,中兽药因其历史悠久,广泛,近年来在畜禽养殖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绿色,环保,无药物残留是养殖业稳健发展前景。因而,中兽药因其历史悠久,广泛,近年来在畜禽养殖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中兽药的经典配方——清瘟败毒散的应用,更为广泛。

  下面就跟随祺茂堂生物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清瘟败毒散在畜牧养殖方面的应用吧!

  一、什么是清瘟败毒散

  清瘟败毒散是清代著名瘟病学家余师愚所创制的经典名方,载于其所著的《疫疹一得》书中。

  由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牡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十四味药组成,是集“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和“犀角地黄汤”三方加减化裁而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

  由此可知,清瘟败毒散在重用石膏的同时配合知母、甘草,意在清热保津;与犀角(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相配,意在凉血散瘀,清热解毒。

  配合黄连、黄芩、栀子意在通泻三焦火热;连翘、玄参可散浮游之火,桔梗、竹叶载药上行,14味药物共奏清瘟败毒之功。

  方中药物皆属大寒、大苦之药。

  临床上广泛用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由细菌、病毒单纯或混合感染引起的气血两燔证的紧急治疗。

  性味:归经:苦,酸,平。入肝、肾经。

  功效:活血化瘀,引血下行,利水通淋,滋补肝肾。

  主治:本品的止痛作用显著。作用部位广泛,持久而不具毒性,是良好的止痛药。兼有活血行气功效,多用于气滞血滞所致的多种疼痛等。如用治血滞腹痛,可与五灵脂、青皮、没药等配伍;用治跌打损伤,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同用。

  适应症:1、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用于产后瘀血腹痛、胎盘滞留、跌打损伤等。常与红花、川芎同用。

  2、引血降炎火适用于鼻出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热证。常与石膏、知母、麦冬、地黄配伍。

  3、利尿通淋,用于治疗热淋、涩痛、血尿、血瘀。它经常与瞿麦、滑石和葵花籽混合。

  4、在家禽临床上主要用于气囊炎、腹膜炎等疾病的治疗,由于血气热邪而成,热在三焦的疾病效果最佳;

  5、临床用于高热不退、采食量极其低下的可适当添加卡巴匹林钙或使用禽病巨无霸;

  6、治疗前期可按不加抗生素,治疗后期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敏感抗生素使用三至四天;

  7、对蛋鸡不明原因引起的采食量下降、呼噜、甩鼻、呼吸困难、眼睑水肿、冠髯发紫、产蛋率下降、残次蛋增多、拉黄白绿色粪便、死亡率上升等多种菌毒感染有很好的效果。

  配方如下:石膏120g,地黄30g,水牛角60g,黄连20g,栀子30g,牡丹皮20g,黄芩25g,赤芍25g,玄参25g,知母30g,连翘30g,桔梗25g,甘草15g,淡竹叶25g。

  用法用量:马,牛300一450g;羊,猪50一100g;兔,禽1一3g。

  国内中兽药知名专家张新厚教授则认为:清瘟败毒散主要针对温病之热毒深重,亦即气分、血分热盛之证。

  所谓“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阳热亢盛。可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或兼咳喘、痰稠色黄等。对于鸡来说,可表现发烧,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黄绿稀便及怪叫或打咯等。

  而“血分证”则是温热病邪深入血分,热盛动血、耗血、耗阴、动风等证候。热入血分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也是最深重的阶段。

  其病变涉及心、肝、肾三脏,病证有热盛动血、热极生风、热伤阴血、虚风内动等多种证型。此类证候在鸡病临床中也不难看到,如鸡只表现发烧、衰竭、冠髯发紫,黄、白、绿三色稀便,死亡增加及解剖可见多处脏器的出血等。

  此即“气血两燔”之证,清瘟败毒散主之。

  综上所述,清瘟败毒散作为一个中医名方,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功效显著,可用于多种热性病的紧急治疗,主要用于鸡新城疫、非高致病性禽流感、法氏囊、鸭瘟、小鹅瘟、猪瘟、猪蓝耳病、牛瘟、羊瘟、兔瘟、鸡败血性大肠杆菌病、气囊炎等疾病引起的气血两燔证。

  功能效果:主要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补气固表,保肝利胆,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采食量,广谱抗病毒的功效:用于畜禽的热性、传染性、败血性传染病。

  1、禽的流行性感冒、传染性、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痘。鸭传染性肝炎,肠毒综合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鸭疫里默氏杆菌等病硅。

  病畜禽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共济失调、昏睡、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有渴感、头脸肿胀、流泪流涕、张口呼吸、咳嗽、拉黄绿色稀粪、或不明原因的死亡、产蛋下降伴有畸形蛋等病症。

  2、猪瘟、圆环病毒、蓝耳病、高热综合征等高热败血症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混饲:每1kg本品拌料1200kg,自由采食,连续使用5—7天。重症酌加或遵医嘱。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具平直纹理。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不规则碎片多呈柴片状,稍有光泽,具有规则纵长裂缝。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刚,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

  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94μ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μm。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

  二、清瘟败毒散在畜牧养殖方面的应用

  清瘟败毒散主要用在畜禽温热病的治疗上,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在不同动物身上,能有效治疗的病症如下所示。

  猪:主要用于猪瘟、流感、无名高热、口蹄疫、伪狂犬、圆环病毒、传染性胃肠炎引起的高热、食欲不振、呼吸急促、便干尿黄、流泪、眼角分泌物多、腹部,耳根,四肢多处红紫等疾病的治疗。

  牛羊:对病毒性口蹄溃烂、牛羊流行性感冒、牛恶性卡他性热、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引起的败血型体温升高、羊瘟、羊快疫等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禽类:用于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细小病毒、小鹅瘟、鹅细小病毒引起的家禽高热、精神沉郁、缩头垂翅、咳嗽呼噜、流泪、甩头、流鼻涕、产蛋下降、产畸形蛋、白壳蛋、薄壳蛋等,疗效显著。

  如果按个体使用,牛每次300-400g,猪和羊每次用50-100g,禽类每次用1-3g。

  使用禁忌:不要长期给母畜保健用,清瘟败毒散从药性上来说,属于大苦大寒之药,主要用来治疗畜禽温热病,不适合给动物长期做保健使用,尤其是繁殖母畜。

  以母猪为例,繁殖母猪的一生基本都是在怀胎和坐月子,本身就很容易气血虚弱。如果再长期用苦寒的清瘟败毒散,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容易造成母猪气血不足、不发情、腹泻、低温等症状。

  通过以上剖析“清瘟败毒散”,我们知道它作为一个中医名方,后来被应用到畜禽养殖业,其几百年来对畜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应用功效显著。

  由于中兽药对病原的非特异性,所以此方剂可用于畜禽多种热性病证侯的紧急治疗。

  用现代医学对疫病的研究成果,方剂对于鸡新城疫、非高致病性禽流感、法氏囊、鸭瘟、小鹅瘟、猪瘟、猪蓝耳病、牛瘟、羊瘟、兔瘟、鸡败血性大肠杆菌病、气囊炎等疾病所引起的气血两燔证,都有很好的治疗价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主办单位:牲畜产销联盟

渝ICP备20210092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