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畜牧产业化发展获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1  浏览次数:195
核心提示:  10月18日,《乡村振兴百个经典案例》主编、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唐德荣等一行,专程前往枝江市,就该市种养循环发展养殖业、构筑绿色高效畜牧
   10月18日,《乡村振兴百个经典案例》主编、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唐德荣等一行,专程前往枝江市,就该市种养循环发展养殖业、构筑绿色高效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开展实地考察学习,为《乡村振兴百个经典案例》收录“枝江经验”积累了丰富素材。

  唐德荣一行先后前往枝江市仙女镇丰联佳沃肉牛养殖基地、勇合肉牛养殖小区等地,实地查看了枝江市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种养结合”推进绿色畜牧业协同共进发展等情况。考察团一致认为枝江市坚持绿色生态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特色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振兴的内涵,为畜牧产业化发展和养殖户节本降耗、稳产增收注入了新动能。

  近三年来,枝江市坚持用政策杠杆解难题,切实帮助生猪养殖户破解“金融瓶颈”“技术瓶颈”和“生态瓶颈”,确保了生猪的稳定供给和养殖户的增收降耗。先后争取到中央、省级奖补资金、贷款贴息、能繁母猪补贴等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落实宜昌市普惠金融增信贷等政策性贷款4520万元,实现了40万头育肥猪保险全落地。

  坚持用创新的思维增活力,引领推进了全市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市以强化科技支撑、龙头带动、示范推广、政策扶持为路径,以“一江两岸”的仙女、安福寺、百里洲、顾家店、问安为重点,大力推广肉牛“3321”养殖和贫困户“扶贫代养”模式,在全市建成肉牛整市推进示范镇5个,示范村12个,“3321”模式示范户123个,标准化牛舍240栋,年出栏1000头以上和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分别达到3个、16个,年出栏30头以上养殖场(大户)156个。

  坚持技术引领强支撑,通过“品种优质化、养殖设施化、粪污资源化”的方式,推进家禽标准化养殖,保障了家禽产量、品质、品牌的全面提升。2020年,全市家禽出栏达720万羽,涌现出了“绿无忧”“楚鑫双圆”“洲上客”等一批产品品牌,该市双圆禽蛋公司更是被粤港澳大湾区纳入“菜篮子”生产基地,年供应优质鸡蛋突破4000吨。

  坚持用开放的格局做指引,构筑畜牧全产业链。推进了养殖和屠宰、精深加工与休闲食品开发、农业与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建设,截至目前,枝江市已形成了“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冰鲜上市”的屠宰行业新格局和“统一标准、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养殖与精深加工、文旅推介相结合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

  坚持绿色协调,推动规模养殖与生态发展的协同共进。枝江市通过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及综合利用的方式,构筑起了源头控制、系统治理、全链追踪的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网络体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主办单位:牲畜产销联盟

渝ICP备2021009261号-1